欢迎来看
成人科普 成人资讯

中国的早婚早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古人是主张晚婚的,认为一定要等性功能健全和发育成熟才能结婚。上一章虽述及《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二七天癸至,即十四岁始来月经;男子二八天癸至,即十六岁才开始遗精,如果这时阴阳和(即性交),则可能有子。但是这时性功能并未完全发育成熟,还没有进入合适的婚龄。女子要等到三七二十一岁,始能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男子要等到三八二十四岁,才能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而长极。所谓肾气平均,就是指性器官和性功能得到了均衡、正常的发展,性器官和性功能都比较成熟;所谓真牙生而长极,指人的最后一颗牙齿尽头牙长出,也表示人的身体已完全发育成熟。

中国的早婚早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许多古代书籍中都提出过这个问题,在汉代与魏晋南北朝的许多学术书籍及医书中也强调这一点。其中南齐的医家褚澄是很有名的一个,他在《褚氏遗书》中写道:建平孝王妃姬皆丽,无子,择民家笄女入御,又无子。问曰:求男有道乎?澄对曰:合男女必当其年,男虽十六而精通,必三十而娶,女虽十四而天癸至,必二十而嫁。皆欲阴阳完实,然后交而孕,孕而育,育而子坚壮强寿。今未笄之女天癸始至,已近男色,阴气早泄,未完而伤,未实而动,是以交而不孕,育而子脆不寿,此王之所以无子也。

  建平孝王叫刘景泰,是个王室贵族,他权势显赫,但没有儿子,无嗣在封建社会是个大问题,于是挑选了民间的一些未满十五岁的少女性交,可是还是无子。他以此事请教褚澄,褚澄告诉他,这是因为这些少女性功能还未成熟,不易怀孕,即使育子,孩子体质也不好。刘景泰听了这番劝导,改娶健壮的成年女子,以后就很快地生儿育女了。

  但是,到了汉朝,这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的理论在实践中受到了一些冲击,有一些行不通了。例如《论衡·齐世篇》中说:《礼》虽言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法制张设,未必举行。何以效之,以今不奉行也。

中国的早婚早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这种状况和封建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在封建社会中,以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男子早娶则家中较早地增添劳动力,似对发展一家一户的生产有好处;另外,封建的宗法制度十分重视子嗣,早娶则可能早得子、早得福。所以,虽然有些有识之士反对这种早婚现象,但收效不大。例如,汉朝有个学者叫王吉的说:夫妇,人伦大纲,天寿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为人父之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

  社会生活中有许多现象、民间有许多做法都源自经济发展需要,它是一些十分现实的问题,带有很强的现实性;而科学理论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带有很强的预见性。预见与现实之间往往有矛盾。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都会遇到这类问题。对此,固然一方面要教育,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从经济上彻底解决,这当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了。

  汉代早婚现象的兴起,王室与民间皆然。查考《汉书》、《后汉书》,男子从十五岁至十八岁初婚者都有。如《后汉书·灵帝记》:建宁四年四月癸丑,立贵人宋氏为皇后。灵帝于建宁元年即位,年十二,那么结婚时年十五。《后汉书·桓帝记》:建和元年秋七月乙未,立皇后梁氏。桓帝是十五岁即位的,结婚那年应为十六岁。《隶释》十五金广延母徐氏纪产碑云:收从孙,即广延,立以为后。年十八,娶妇徐氏。

中国的早婚早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查考《汉书》、《后汉书》,女子出嫁从十三岁到十九岁的都有。如《后汉书·昭德马皇后纪》:后从兄严不胜忧愤,白太夫人绝窦氏婚,求进女掖庭,由是选入太子宫,时年十三。《汉书·外戚传》:宣帝求得外祖母王媪。王媪家本涿郡蠡吾平乡,年十四,嫁为同乡王更得妻。《后汉书·曹世叔妻传》:作女诫七篇,其辞曰:鄙人愚暗,受性不敏,蒙先君之余宠,赖母师之典训,年十有四,执箕帚于曹氏。古诗《孔雀东南飞》:十七嫁为妇,心中常苦悲。《后汉书·光烈阴皇后传》:更始元年六月,遂纳后于宛成当里,时年十九。

  需要提出的是,古人所统计的年龄,按中国旧俗为虚岁,即刚诞生就算一岁,诞生满一年即为两岁,所以实足年龄比上述的还要减去一岁。

  男子相配,大率以男稍长于女为常。如《汉书·霍光传》:光长女为桀(上官桀)子安妻,有女,年与帝(昭帝)相配,桀因帝姊鄂邑盖内安女后宫,为婕妤,数月,立为皇后。又《汉书·外戚·孝昭上官后传》:昭帝始立,年八岁,安女入为婕妤,月余,遂立为皇后,年甫六岁。这两段是说明了男女相差两岁,是为相配。民间也是如此,《后汉书·循吏·任延传》:洛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龄相配,同时相娶者二千余人。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诚仁之夜 » 中国的早婚早育从什么时候开始

评论 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