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跟鞋是许多现代女性的爱物,清末民初传入中国。其实,在此之前中国女性穿的三寸金莲,鞋跟就是有高度的。三寸金莲是缠足女子所穿的绣鞋,缠足之后再穿高跟,走路十分艰难。
我国古代也有不少恋绣鞋成癖的人。当代人自然无法欣赏绣鞋之美。但是要知道,高跟鞋不过是绣鞋的替代物。二者都是扭曲双脚的存在。
缠足和高跟鞋在清代,由于民族服饰保护政策,满族女子不允许效仿汉人缠足,但满族女子脚底穿着鞋底很高的马蹄底鞋,一来适应气候和长袍需要,二来也可以防止露出大脚,弥补了大脚缺陷。民国时期,面对放足运动,汉人无法习惯汉式裙子搭配一双大脚的审美,抛弃了汉装,纷纷仿效起旗装,身穿旗袍。只是汉人把满族女子那踩高跷般的马蹄底鞋,改为了高跟鞋。只有脚尖露出来,双脚仍然小巧,走路娉婷婀娜,与缠足无异。
一、古代缠足的审美观
起初这种缠足只是舞女对自己形体的塑造,就好比芭蕾舞演员一样,将脚缠紧是为了让舞蹈显得轻盈飘逸。后来仿效的人越来越多,为了让脚看上去更小,缠脚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宋代社会生产力发达,上层女性已不需要参与劳动,她们被闲置起来。为防淫佚,社会对女子的束缚日盛,三从四德将女子置于从属地位。把脚缠起来,女子不能轻易踏出闺门,男人才安心。明代还出现了不允许浙东丐户的男子读书、女子缠足的法律,暗示着不能读书、缠足的是贱民。
缠足女子缠足的多了,脚大的女子备受歧视,哪怕相貌姣好、品行贤良也嫁不出去。有男子求亲,第一件关心的事情就是女孩脚小不小。作为男人的附庸,嫁不出去等于断了生路。做母亲的狠着心也要将女儿的脚缠小。古时有疼女不疼脚的说法。
缠足在清代登峰造极,已经从一种审美,变成了民族风俗。缠足总体经历了从纤直到弓弯(折断脚骨)的造型变化,清代缠足不仅要裹到三寸,还出现了瘦、小、尖、弯、香、软、正等不同审美需求。缠足的时候若是拿鞭子、藤条或木棍抽打女孩的脚,敲到脚趾脱臼骨折。
二、从缠足发展来的畸形审美
绣鞋也是男人们非常喜爱的一件玩物,古时有专门偷女子绣鞋的无赖。女子绣鞋丢失是不敢声张的,因为脚在某种程度上是一个性器官,丢了绣鞋会对名节有污。
同治、光绪年间出现过好几例文人恋鞋癖。湘中文人易麓峰喜欢偷女子的绣鞋收藏,哪怕被赶出考场,耽误考试,也不愿意放下绣鞋。临终时遗嘱里还写要将收藏的数百双绣鞋作陪葬品。还有些文人身边不带着绣鞋,时时拿来看看、摸摸,就没法安心做事。
三、现代高更鞋中的新裹脚
当代缠足病患者高跟鞋替代缠足,不管是因为显得脚小,还是模仿西方女人高挑身姿,都是为了符合主流(西方)审美而扭曲自己,同样对身体造成伤害。可见陋习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个方式存在。当然,高跟鞋毕竟还是进步了的,它不是为了限制女子自由,没有愚昧守节的意思在里面。不过缠足和束胸一开始,也没有这层意思。其实早在宋代就有人批评缠足,可个人声音终究微渺,时代审美还是无可挽回地走向病态。今天依旧有许多人批判高跟鞋、隆胸、吸脂、割眼皮……热衷者也不少。我们可以把这一类人称为缠足病患者,或束腰病患者、隆胸病患者……称谓不一,病根却是一样。
网红脸2013年微博办过比胸大赛,今年4月日本也举办了整容大赛,与当年的赛脚会何其相似。若百千年后这些审美也成为民族风俗或世界风俗,那简直可怕。追求美是人类的共性,每个民族、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但不管以什么为美,总会有一些人不符合主流审美。其实以什么为美并不重要,从古至今,东西方对美的态度与看法都一直在变化。重要的是自然二字,为了美抛弃自然便落了下乘。历史就是用来试错的,也许有一些错误,会在不久的将来重犯,不忘过去,才能不重蹈覆辙。
现在社会如果还有人缠足定会被无情嘲笑,然而回头想想,高更鞋又或者整容会比古代缠足高雅、高明多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