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非常富强的时期,盛唐服装以绸缎为主,服饰色彩艳丽、丰富,丝织品的种类也非常多,女性妆容艳丽缤纷。不过唐代服饰真的像我们电视剧中看到了袒胸露乳这样的风格吗?
齐胸襦裙没有立体感
唐代画家张萱画过一幅《虢国夫人游春图》。在画中,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和身边那些骑马的贵妇,都是身穿齐胸襦裙。张萱还画了一幅《捣练图》,贵妇们捣练缝衣,也是穿齐胸襦裙。
齐胸襦裙,也就是《武媚娘传奇》中最常见的服装。所谓齐胸,就是说襦裙的裙腰在胸上,裙子直接系在腋下。襦裙之上,还有衫子或者半臂类似于现在的披肩,非常宽松。当时的面料也多用轻罗,比较薄,比较透。穿着齐胸襦裙的唐代女生,整个肩膀和大半个胸部,就都露在外面了。
不过,那时的衣服,并没有凹凸的效果。中国人虽有量体裁衣这个说法,但是传统服装没有剪裁的概念,拿来一块布,剪出衣袖,挖出领口,缝好就是一件衣服了,永远都是平面的。所以,唐代衣服很宽大,穿不出乳沟在唐代,可没有束胸衣,束胸衣来自17、18世纪的欧洲。这也是电视剧与历史不符的地方了。
内衣外穿始于唐代
唐代女生穿的内衣,叫做诃子。在诃子前,女生们都是穿心衣。心衣就是有吊带的肚兜。但是唐代,女生都胖,心衣就有些勒了,穿着不舒服。再加上衣服慢慢宽大起来,吊带容易露出来,当时又没有透明的吊带,实在不雅观。这样,就只能穿诃子了。诃子,就是现在的抹胸。
传说中,诃子是杨贵妃的发明。宋代高承《事物纪原》写道,杨贵妃和安禄山私会,被安禄山抓伤了胸乳。杨贵妃就发明了诃子,以掩饰伤痕。
但穿着穿着,诃子就穿到外面来了。为了增加齐胸襦裙的立体效果,诃子被系到了襦裙的外面、胸的下部。在唐代,女生们这么穿,多半是怕襦裙掉下去穿上襦裙后,上胸和后背都是袒露在外,没有任何支撑。
唐代的襦裙,并不是一直都那样宽松。在杨贵妃的时代,襦裙还都是襟袖狭小,所以走光还不会很厉害。到了唐宪宗之后,大袖宽衣才开始流行,女生也是露得越来越多,这便是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风采。
到了唐文宗这里,也许是觉得这么穿衣服太浪费料子了,也许是觉得袒胸露乳有失体面,便下令禁止这样的奢靡之风。不过,时尚可没那么容易扭转,很多人照穿不误。一年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延安公主便穿着大袖宽衣,准备参加宫里的赏灯宴,结果撞到唐文宗的枪口上了。皇帝大发雷霆,让公主回家换衣服,驸马也被罚了两个月的薪水。
唐代成都拥有名牌服饰
学者称,在唐代,穿低胸装的要么是贵族,要么是歌女,普通人穿的是简单的三件套:裙、衫、帔。
衫是唐代女性日常穿用的长袖上衣,式样为窄袖短身,多称作衫子,普通女性都穿这个新疆曾出土唐代百姓典当赎取的记录,其中的女衣,几乎全数都是衫子。裙便是襦裙,衫子扎在裙子里,显得裙子很长。帔,也就是披风,披在肩上。
唐代的《玄怪录》曾描写一个平民妇女的穿着:小童捧箱,内有故青裙、白衫子、绿帔子。穿得好一点的,也就是在这三件套的基础多些修饰。
在唐代,有扬一益二的说法。成都排第二,得益于发达的丝织业。蜀中生产的绫、罗、锦,行销全国,本地人也爱穿。当时的成都女生,喜欢用薄如蝉翼的面料,裁制纱罗衫。成都出产一种名为轻容的丝织品,便是裁制纱罗衫的珍品。
一代才女薛涛,是当时的时尚达人。她去赏花,穿夹缬笼裙,这是唐代成都的名牌产品。夹缬是一种有花纹的面料,但当时没有印花机,就这么办:用木板刻成镂空纹,放在丝织品或布上,涂刷石灰、豆浆后,再染色浸染,面料上就有了花纹。
穿道袍,也要穿男装
薛涛的衣服,不仅是三件套。某日,她的恩主韦皋赠她红绡,她别出心裁,将这薄绸裁成了一件道袍,还写成了《试新服裁制初成》一诗。
唐代崇尚道教,从官吏、士大夫到平民都学道成风。公主、妃嫔、宫女以及官僚士族的姬妾,也出家度为女冠。即使不入道观,女生也以穿道袍为时尚。
穿道袍,还要穿男装。花蕊夫人着男装、穿靴子、戴幞头,觉得这样显腰细。女扮男装在唐代真是太常见了。据说,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公主。《新唐书》中记载,一次唐高宗和武则天举行家宴,他们的爱女太平公主便身穿紫衫,腰围玉带,头戴皂罗折上巾,身上佩戴着佩刀、磨刀石、火石,雄赳赳地出来了。高宗、武后笑着对她说:女子不能做武官,你为什么打扮成这样?
古代最讲礼,所以衣服不能乱。三国时何晏好服妇人之衣,就被批判为穿妖服。但在唐代,这些都不是问题。唐武宗有个姓王的妃子,经常穿男装。她身材纤细,跟唐武宗的身材差不多。唐武宗去打猎,她也穿上男子的袍服跟在一旁,并骑而行。久而久之,人们都分不清哪个是天子,哪个是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