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要从古代的婚姻制度说起。据说,远古时期人是群居杂处动物,婚姻没有限制,性关系也比较杂乱,随着人类的进化,道德意识慢慢统治了人们的思维,婚姻以及两性关系成为重要的社会关系,纳入了礼的范畴。
西周《礼记·昏义》规定,男人通过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种仪式完成娶妻过程。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之间施行媵妾制,《公羊传•庄公十九年》说:媵者何?诸侯娶一国,则二国往媵之,以侄娣从。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那个时候诸侯娶妻,娘家会把新娘的妹妹以陪嫁的形式随嫁男方,其他诸侯还会送上一女作为陪嫁,这些陪嫁的女子就叫做媵,因此有诸侯一聘九女之说。秦以后媵逐渐被妾取代,但无论媵妾其地位都无法与正妻相比,妾可以像物件或商品一样进行买卖、赠送、交换和赏赐。
妾的地位之低在很多古书中有所表述,《礼记》曰:妾合买者,以其贱同公物也。(妾是买来的物品),奔者为妾,父母国人皆贱之(自由恋爱、私奔的女子受到鄙视,没有资格做正妻)。妻曰娶,妾曰纳,妻子要经过六礼迎娶而妾只须接受进入卧室即可。《汇苑》曰:妾,接也,意思是,妾不过是男女交接之物。《左传·成公十一年》就记述了一个自由恋爱不能为正妻的例子,鲁国宗族声伯的父母是自由恋爱,其母私奔而来被鲁宣公的妻子穆姜赶出了家门。《红楼梦》里的赵姨娘就是典型的妾身。另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教也是男人三妻四妾的理论根据。
我们通常用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来形容皇帝后宫,其实它来自《礼记》天子后立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的规定。皇帝嫔妃众多,士大夫以及普通百姓纳妾《礼记》同样也有规定,只是数量上有所锐减。后来,富商大贾官员士族对媵妾制进行了发扬光大,那就是婢女、家伎等等。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其实并不是量词,而是名词,不是实指而是形容,形容男人可以拥有众多妻妾。
封建婚俗是对女性的践踏和鄙视,是女人的道德牢狱。它们视女人如玩物,把妻妾作为泄欲的工具,就连妻妾成群的白居易也作诗曰:人生莫作妇人身,百年苦乐由他人。在如此落后的婚姻社会里不知遗落了多少痴男怨女,衍生出多少人间悲剧。三妻四妾也是儒家思想的毒瘤,今人绝对应该摒弃之,决不允许小蜜二奶小三的无限泛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