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生完孩子以后,只要一咳嗽,或者一大笑,下面就会漏尿,弄得底裤总是湿湿的。偶尔出差的时候不方便带衣服,我都要穿上尿不湿出门。所以在一番的思量之后,我决定还是要对我的盆底肌进行锻炼。
好吧,这就是我下单一套缩阴球的原因,更准确称呼,其实是「yin道哑铃」。
我得承认,买这么个东西,离不开那句满网络乱飘的「让私处更紧致」的洗脑,以及「不紧致还能幸福吗」的恐吓。
当我拿某个问题去问孩他爹,他旋即清晰地回答,「没有,跟生之前一样的」,那份迅速与坚定,让我开始怀疑,这家伙是不是在撒谎。
我的另一种恐惧则来自子宫脱垂。
有一天我忽然了解到,妈妈曾一度困扰于子宫脱垂,而我在采访中也见到了极富活力却受尿失禁困扰的中年女性们,其中的一位,向我描述了她在盛夏里裹着厚厚的成人纸尿布出门的经历。
与男性对「器大活好」的需求比起来,女性对「紧致」的要求显得小众又扭捏。
但如果你把「缩阴」两个字输入搜索引擎,你仍然会看到针对这项需求衍生的无数牛鬼蛇神:
来自某岛国的涂剂;
yin道缩紧手术:以在yin道的下部做一个yin道紧缩环为主要手段,而广告发布的主体多是莆田系医院;
各种形状古怪的缩阴球。……
对于广告上那些带了点儿性别耻辱性的宣传语,一位公立三甲的妇科医生很果断地告诉我:
「性伙伴的满意度与yin道的紧致程度相关,而女性的yin道膏潮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盆底肌的力量。」
于是,我选择了yin道哑铃,这看上去是在锻炼女性对自身的控制力,而且至少,说明书中,它提到了那个名叫凯格尔的男人。
阿诺德 ? 凯格尔 ( Arnold Kegel ) 是位出生于 19 世纪末的美国妇科医生,几乎是所有那些被拍成了电视的「爱爱大师」们的前辈。
然而,与那些一开始就离经叛道的后辈不同,凯格尔对与yin道收缩有关的肌肉的研究,从头到尾都有非常严肃的医学理由。
利用自己发明的「会阴压力计」,凯格尔发现,造成女性更年期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主要原因是盆底肌太弱。
之后,凯格尔发明了以他本人名字命名,以提肛为主的训练,用以锻炼这部分肌肉,这也就是传说中的「凯格尔运动」。
1948 年,凯格尔总结了自己 18 年的研究,正式发表了那篇著名的论文:《生殖器松弛的非手术治疗:使用会阴压力计作为恢复解剖和功能结构的辅助手段》。
在当时,基于大量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结果,对困扰于程度尚无需手术治疗的尿失禁和子宫脱垂的女性们,凯格尔运动(盆底肌训练)已经成为了唯一的非手术疗法。
至少,你找不到比凯格尔运动更好的,甚至,这种训练不仅可以满足女性的需求,同样还可以增加男性的膀胱控制力,也许还有助于提升其性表现。
可疑的yin道哑铃
我研究凯格尔运动的最终结果,就是买了一套精致的小圆球,价格不低,顺丰包邮,保密包装。
这是个纯中国制造的洋货,直径 29 毫米的 mini 款——据说 3.6 厘米的西方女性经典款对大多数中国女性而言都过于大了——装在长方盒子里粉粉绿绿的四个果冻模样的小球,至少看上去显得非常精致小巧,不惹人讨厌。
按照说明书,4 个小球本身,再加上两个橡胶套,至少可以搭配出 6 种重量组合,和在健身房的举铁锻炼一样,要先从轻的开始,规律锻炼,逐渐提高重量。
选个阳光灿烂的好日子,挑一个最轻的小球,清洗、杀菌,然后,塞入。
忽然之间,我觉得这事儿有点荒谬,球,直接卡住了,直径决定了它并不会掉出来,不管我是否用力。
这是有什么地方不对吗?我开始给自己做心理建设:最开始使用时,有异物感是正常的,至少,卖小球的网站上是这样说的。
第一天 10 分钟,第二天 15 分钟,因为毫无难度,我在第三天就开始冲击半小时,第一周里,球几乎不会掉出来。
唯一掉出来的一次,是在急着去健身房的路上,我戴着小球骑共享单车,它们终于被推出来了。
然而,到了第二周,情势急转,我忽然发现,在椭圆机上没蹬几下,小球居然自己就掉出来了,在半小时的椭圆机训练中,我去了两次厕所。
事情好像有点奇怪,yin道哑铃这东西,究竟是怎么个起效流程?作为书呆子的我开始路径依赖地去翻资料。
所有跟盆底肌损伤相关的症状中,最容易衡量的便是漏尿,只需要定时更换尿垫,并称量其重量,就可以得到一个客观的数值了。
在文献数据库里,关于女性尿失禁及其治疗的论文几乎是满坑满谷。
法国皇家妇产科专科医学院的《产后管理指南》(2016 年)对这些资料的科学性进行了分析和整理指出:
「很好的科学证据显示,产后三个月进行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运动,治疗持续性尿失禁有效,这类治疗需要至少三次的康复师面诊,以及辅助的家庭训练。」
「这种治疗对肛门失禁的效果并没有很好的科学证据。另外,盆底肌训练在防止脱垂和治疗爱爱困难方面也没有很好的科学证据。」
目前比较流行的盆底肌训练流派主要包括:
●不用器械辅助的凯格尔运动(提肛运动);
●仪器辅助的生物电反馈;
●yin道哑铃辅助训练。
在法国皇家妇产科专科医学院的指南中,提到的盆底肌训练方式指的是不用器械辅助的凯格尔运动。
那份指南说:对于目前「我们一般推荐在家里进行提肛运动就完了。」
对于无症状,以预防为目的的女性,「与简单建议后自己进行凯格尔运动相比,治疗师的参与并不会更有效。」
而在一篇 1999 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论文中则指出:
「在女性尿失禁的治疗中,提肛运动为主的盆底肌训练效果强于生物电反馈,生物电反馈则强于yin道哑铃辅助训练。 」
我体验了「会阴压力机」
为了了解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我去了一家历史悠久的妇产科医院——上海的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我在盆底康复科进行咨询,这个科室成立于 2006 年,是中国最早的盆腔康复科之一。
隐在医院一角的三间诊室里,有五张床位,每周有两个下午,这里负责对这家医院、有意向进行盆底肌检测的女性进行筛查。去年,在这家医院进行筛查的女性超过万名。
非常不巧,我去的那天恰好不是筛查的日子。
「这简单」,在这里工作了十几年的护士长王素珍一边往身边那个带着两条银色金属箍的探头上涂抹润滑剂,一边漫不经心地跟我说:「一会我忙过来给你检一个。」
于是在那天,我毫无准备地进入了一个妇科检查的场景,「脱一条裤筒,膝盖弯起来……」
整个过程跟普通的产后 42 天妇科检查有点儿像,只除了那个源于凯格尔的「会阴压力计」。
会阴压力机的核心部位是个类似血压计橡皮球形状的空心球阀,由它把yin道壁产生的压力传递到计量装置。
然而,整个盆底肌检测的核心却并非仪器,「主要还是靠医生的经验」,医生需要靠指检确定就诊者的yin道膨出情况和松弛度。
仪器所检测到的,只是盆底肌的肌肉力量,而那是一块不容易用到的肌肉,很多时候,大部分人第一次检测出的结果较差,也许只是因为不会用力。
很多被检者不能正确地收缩盆底肌,而是错误地在收缩腹部肌肉或者臀大肌,而我,就是这大部分人中的一个。
这一次检测,因为时间有限,所以并不全面,检测盆底肌的数组动作,我只做了其中一组。
我得到的成绩是:紧致度尚可,但肌肉力量尚需锻炼,建议多做主动提肛运动。
我跟王素珍提起了yin道哑铃的事儿,「那东西可以帮助识别相关的肌肉」,王素珍给我找出一套水滴形硅胶小球,说明书上印着「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登记号」。
「大小、材质、光滑度都有要求,很多国外的产品中国女性用起来太大了,直接卡住,起不到什么作用」,而我摸了摸包里的缩阴球,没好意思拿出来。
这位护士长建议,yin道哑铃只是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在相关的说明书中,使用yin道哑铃,要求光着下身——这是为了防止内裤对「哑铃」的支撑——循序渐进地进行站立、行走、下蹲、搬重物、咳嗽、跳动等运动,每天 15~20 分钟。
但考虑到可操作性,「我们一般推荐在家里直接进行提肛运动。」
谈到号称配备了各种高科技仪器的美容院盆底检测康复一条龙,王素珍无奈地笑了,「她们毕竟不是医生」。
在王素珍所在的那间诊室,有四位工作人员,其中三位忙于筛查及对就诊者的康复指导,还有一位主要负责评估尿动力,为严重尿失禁的手术治疗做准备。
在那里进行治疗的标准是 Ⅱ 度脏器脱垂和尿失禁,「对于轻度脱垂或yin道松弛的产妇,我们只建议她们自己在家里进行提肛训练」。
普遍性尿失禁
在美国的《妇产科学》杂志 2014 年的一篇文章中,研究者对 7924 例非孕期妇女的体检和调查显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病率为 25%,其中包括 17.1% 的尿失禁,9.4% 的粪失禁和 2.9% 的盆腔器官脱垂,且其发生率自 2005~2010 年无显著变化。」
在这些研究数据中,与尿失禁相关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年龄、yin道分娩、产次多、体重指数高。
对于中国的盆底障碍发生率,协和医院的朱兰教授曾进行过流行病学调查,北京地区成年女性尿失禁的现患率为 38.5%。
上海同济医院 2014 年的一篇论文则指出,根据他们的调查,上海地区女性的尿失禁发生率是 23.5%。
后一篇论文最终得出结论:尿失禁在上海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情况,然而,大部分女性并不了解这个情况,因而也很少有人在症状的早期就去寻求相应的治疗。
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盆底方面资深专家黄健向我介绍:
「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尿失禁、盆底器官脱垂、排粪功能障碍、下尿路感觉及排空异常、性功能障碍及一些慢性疼痛综合症。」
有超过 15% 的多产女性受到盆底功能障碍的困扰,10%~20% 的患者曾因排泄功能异常去消化科寻求帮助,可能导致病情被延误。
随着相关症状的出现,盆底功能障碍将严重影响患病妇女的生活质量。
据统计,未来 30 年,60 岁以上妇女的患病率将上升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