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房中术是古代性方面的科学,不单单局限于性,除了性技巧、性常识,还有受孕等方面,甚至古代房中术与道教的渊源也很深。
从汉代开始,房中术和道教就有着特殊的渊源。道教是我国汉民族固有的宗教,它渊源于古代的巫术,东汉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由张道陵倡导于鹤鸣山,凡人教者要出五斗米,所以也称为五斗米道,这是道教定型化的开始。因为道教徒尊张道陵为天师,所以又名天师道。
张道陵不仅是道教的传播者,而且是个房中术专家,他本太学书生,博通五经。晚乃叹曰:‘此无益于年命’,遂学长生之道。……其治病事,皆采取玄素,但改易其大较,轻其道尾,而大途犹同归也。这里所说的玄素即《玄女经》、《素女经》,后者流传至今,是中国古代房中术的最有名的著作。
自汉代以来,房中术是盛行一时,而首先自宫廷始。《汉武帝故事》,有如下的流传记载:
初,霍去病微时,数自祷于神君。神君乃见其形,自修饰,欲与去病交接。去病不肯,乃责之曰:‘吾以神君清洁,故斋戒祈祷。今规欲为淫,此非神明也。’因绝不复往,神君亦惭。
现在看来,这个神君精通于房中术,而且好男风,要和霍去病发生同性性行为,但被霍拒绝了。然而汉武帝很喜欢他。《汉武帝故事》:上造神君请术,行之有效,大抵不异容成也。神君以道授宛若,亦晓其术,年百余岁,貌有少容。卫太子未败一年,神君亡去。自柏台烧后,神稍衰。东方朔娶宛若为小妾,生三子,与朔同日死,时人疑化去未死也。自后贵人公主慕其术,专为淫乱,大者抵罪或夭死,无复验云。
魏晋南北朝时期,对道家的房中术理论建树较大的当推晋朝的葛洪。葛洪,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术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世称葛仙翁,江苏句容人,少好神仙导养之法,毕生致力于房中养生之术和炼丹术的研究,晚年长期居于罗浮山炼丹,著有《抱朴子》内、外编和《肘后救卒方》等书。
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大致有以下几个重要观点:强调了修习房中术的重要性。他认为,房中术的要旨在于还精补脑,这和历来的道家思想是一致的。在《抱朴子内篇》的《释滞篇》中指出:房中之法十余家,或以补救损伤,或以攻治众病,或以采阴益阳,或以增年延寿,其大要在于还精补脑一事耳。此法乃真人口口相传,本不书也,人复不可都绝阴阳,阴阳不交,则坐致壅阏之病,故幽闭怨旷,多病而不寿也。任情肆意,又损年命。唯有得其节宣之和,可以不损。
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性文化史上还有一个著名的人物是陶弘景,他是南朝齐、梁时的著名道教理论家、医药学家,字通明,号华阳隐居,谥贞白先生,是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曾拜齐左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容茅山,开道教茅山宗,并遍历名山寻访仙药,漫游于山水间,朝廷屡召不至。
陶弘景博学多艺,著作很多,他所编集的《养性延命录》,搜集上自农黄以来,下及魏晋之际,有益于养生及招损于后患,特别是下卷保存了不少后来散佚的早期养生资料,而且不少资料都和房中术有关。他的房中术理论是和以前的道家论述一脉相承的,而在某些方面阐述得更为具体,更为透彻,其特点也是养生、气功和房中术相结合。
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把养生与性联系在一起,反复强调必须适度。他认为人体的强弱、寿命的长短主要不在于天,而在于人,这是很有进步意义的。
其中一节说:夫形生愚智,天也;强弱寿夭,人也。天道自然,人道自已。始而胎气充实,生而乳食有余,长而滋味不足,壮而声色有节者,强而寿;始而胎气虚耗,生而乳食不足,长而滋味有余,壮而声色自放者,弱而夭。生长全足,加以导养,年未可量。他又用这个观点揭露一些时弊说:今时之人,年始半百,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将人之失耶?岐伯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则阴阳,和于术数,房中交换之法;饮食有节,起居有度,不妄动作,故能与神俱尽,终其天年,寿过百岁。今时之人则不然,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好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游于阴阳,生治起居无节无度,故半百而衰也。’
陶弘景这些对性生活要有适当节制的观点,与现代性科学是吻合的。强调男女性交的重要,但是应该注意闭精守关。
以上这些道家的经典著作说明,道家房中术的观点十分讲求修炼,一是利用炼气,即以吸取天地精华的方法修炼,二是利用吸取女子阴精的方法来修炼,而二者又有共通之处。例如后人称男女交合为云雨,云雨就是天和地的交合,是由风(天)和云(地蒸发)的结合而出雨(第三种产物)。
道家的第一种修炼方法为现代气功之源,有不少科学道理,正统得多,健康得多;而第二种修炼方法则有些走火入魔了。道家对性的修炼太强调男方的滋补、加强,而不顾及女方的利益和对后代的责任,这种完全视性交为延长男子生命的手段,把女子作为性工具的观点是十分有害的。此种理论,虽能一时博得百官贵人们的信任,但终究由于太左道旁门、荒诞不经而为有识之士所不齿,从而渐趋衰落。
古代房中术中有科学的部分,但也不科学的地方,涵盖的内容比较多,从跟道教的关系上看,这种养生之道就不单单是性方面这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