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期以来,许多论著都认为,唐代妇女贞节观念淡薄把离婚与再嫁不当回事。而最近也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唐代妇女其实多数倾向守节,再婚只是少数被迫的行为。到了宋清明时期更甚。雍正年间,更是下诏各地,在偏僻山乡,贫寒之家,加意搜罗贞节烈女。同治之后,各地又兴办贞节祠,鼓动妇女守寡持节。族人尤其从己利出发,以家有贞女烈妇为荣,愚民遂有搭台死节之事。女有不愿,家人便诟骂辱之,甚至有鞭挞使从者。寡妇再嫁低人一等,亲友鄙视,族人视为败坏门风。社会风气亦然,不守寡的女人不得走正门,要躲躲闪闪地行走,否则要被小孩讥笑唾弃。幸好这样的生活早已翻过去了,但是世界许多地方还存在这样的情况。
印度寡妇生活至今悲惨
据估计,印度现约有4000万名寡妇。由于印度的童婚习俗,有些5岁~15岁的孩子就成了寡妇,从此过上生不如死的生活。
如果她真的爱我,那她将和我一起死,巴依95岁的丈夫去世前说,但100万人里只有1个人能爱到如此地步。为表达对丈夫的爱,巴依不久即跳入火中殉葬。这是去年9月发生在印度中央邦的巴尼雅尼村的沙蒂事件。这一事件引起警方的强力介入。警方认为,巴依家人事先知道她要殉夫却不加阻拦,这种行为等同于谋杀。巴依殉夫后不久,警察逮捕了她的4个儿子,指控他们谋杀。
要么殉葬,要么生不如死地苟活着
由于印度社会重男轻女的传统习俗,加上女性受教育程度低,少参加工作,女性地位一直比较低。女性被视为丈夫的一半,丈夫一死,妻子也等于死了一半,所以身为寡妇的女性,其命运比普通女性更加悲惨。2006年5月,印度便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沙蒂事件。维德娅瓦蒂的丈夫去世后,其亲属要求她必须给丈夫陪葬。在葬礼上,村民们点燃木柴准备火葬死者,维德娅瓦蒂则在夫家亲属和村民的逼迫下,痛哭着抛下3个年幼的孩子,跳进火葬堆,在400多人的注视下活活被烧死。维德娅瓦蒂爬上火葬堆后曾试图离开,但她丈夫的3个兄弟却用木棍殴打她,又将她赶回火葬堆。虽然警方后来逮捕了至少12名涉嫌逼迫该寡妇殉葬的嫌疑人,但维德娅瓦蒂却永远成了沙蒂制度的无辜牺牲者。
印度全国妇女委员会主席吉里贾·维亚斯指出,寡妇殉葬一是因为没有人愿意照顾一个老寡妇。二是一些家人渴望瓜分她死去的丈夫的遗产。
宾娜6岁时,她的哥哥以300卢比把她嫁给了一个32岁的男人。整整三年里,宾娜的丈夫打她、虐待她,甚至连续5天不让她踏进家门。宾娜9岁时,这个恶棍丈夫死了,小小的宾娜成了寡妇。但她并没有因此摆脱悲惨的命运,她丈夫的兄弟姐妹开始虐待她,想把她赶出去,以防她长大了会要求分一份财产。宾娜十几岁时,她姐姐救了她并把她带到附近一个镇的庙宇里。
钦努是6个孩子的妈妈,她丈夫死后三个月,她终于可以拿到抚恤金,但麻烦也随之开始了。她的小叔子,印度某个州政府的内阁部长,要求她交出所有的收益。钦努不同意,她的小叔子便威胁她,并利用权势诬陷钦努杀害丈夫。钦努被警方拘留了5天,没吃没喝。当她回到家时,房子也被锁上了。钦努无处可去,只好暂时回到父母家。她在学校找了一份教书的工作,但她的小叔子仍然继续骚扰她。所幸,钦努先后得到了寡妇收容所、寡妇福利协会的帮助,但她已再也不能回家了,因为她的小叔子威胁她,如果不把抚恤金交出来的话,他会杀了她。
有些寡妇正是因为觉得与其这样活着还不如死去,落个贞节的美名,所以才殉葬。而且印度社会崇尚轮回之说,有一些寡妇殉葬也是为了来世不再做女人。
乞讨、卖淫,悲惨不堪的寡妇村
位于印度北部的维伦达文,以其4000多所供奉克里什那的庙宇而成为世界各地印度教信徒心中的圣地,而在印度,维伦达文却是众所周知的寡妇村。
在古老的印度社会,寡妇是没有容身之地的,身为人妻者,只是丈夫的财产而已。一旦丈夫死去,绝不允许再嫁。悲凉的寡妇除了自焚殉夫之外,另外两个选择就是嫁给自己丈夫的兄弟,或者一辈子守贞。于是,许许多多遭到社会排斥的寡妇便涌向了这座传说中英雄之神的住所维伦达文,并在克里什那庙宇里安顿下来,以表示自己愿意终身侍奉这位英雄之神,慢慢形成了寡妇村。
有些寡妇每天花8个小时在庙里唱诵经文,一天可以得到1卢比(约等于2美分)和一点米。但庙里不提供住处,她们只能住在郊区那些简陋的房子里。没钱租房时,她们就只能睡在街上。有些寡妇沦落到卖淫。本地的男人知道我们很无助,有些人知道怎么利用我们。她们说。
西孟加拉邦政府2003年对维伦达文的寡妇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这座圣城,寡妇仍在遭受性剥削。更使调查组感到震惊的是,除了年老的寡妇,那里还有很多年轻女孩子!这些女孩从孟加拉、奥里萨等农村地区被带来卖给本地的男人。
位于维伦达文的庙宇,每年收入数万美元,但却让寡妇生活在贫困中。这些庙宇以妇女遭受的痛苦为赚钱手段,我们为此感到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