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昆阳(今云南昆明晋宁)人,是唐宋时期来中国定居的阿拉伯人的后裔。明洪武十五年,明军平定云南,十二岁的郑和被送到北平成为了燕王朱棣的一名宦官家奴。在燕王起兵靖难(就是夺取朱允炆皇帝宝座,导致后者流落到宝轮寺)的战争中,多建奇功,因此朱棣称帝后,提拔他为内官监太监,并赐姓郑。
郑和是如何成为太监的?
在明朝初期统一全国时,明洪武十四年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为扫清云南的梁王(元朝残余势力),调集30万大军发起进攻。战争结束后,明军在经过昆阳时,把在滇池的12岁的小郑和与他的伙伴当俘虏抓到南京。郑和在明朝的皇宫里被阉割后做内宫太监。
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做了宦官后被朱元璋赏赐给他在北平的儿子朱棣,在燕王府服役。才智过人、勤劳谨慎的郑和在燕王府期间,取得了燕王的信任,被朱棣选在身边作为贴身侍卫。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成为朱棣夺取政权即位称帝的主要功臣之一。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郑姓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郑和历史上的成就
说到我国古代对外交流的先驱,大航海时代的探路者,我们脑海中肯定会想到郑和这个名字。郑和是明朝杰出的航海家,他先后于明成祖朱棣和明宣宗朱瞻基时期,七次率领庞大的船队出使,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途径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比欧洲国家航海时间早半个多世纪,远远超过将近一个世纪之后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国的航海家,如麦哲伦、哥伦布、达伽玛等人,堪称是大航海时代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