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时文人墨客无论是聚会或是出游,身边都会有些青楼女子相陪,为什么他们都喜欢找妓女来添加情趣呢?他们为什么会喜欢妓女,又是喜欢妓女的什么呢?
在中国五千年的发展史中,封建社会制度下,看重的是女子无才便是德,女性大多没有受教育的条件与机会,而且一般的女子在社会上也没有地位,反而那时的青楼女子,外貌自不必说了,另外为了生存,诗词歌赋,吹拉弹唱样样都会,但是却也摆脱不了供人娱乐的命运。
自从中国成立了科举制度,穷人就有了晋身仕途的机会,并且科举内容多为诗书,所以形成了文人的圈子,但是靠科举出来获得政治地位的文人实在有限,所以这个圈子就小,空有致君尧舜上的报复,可施展才华的空间却非常有限,过于理想化的心理,却与现实脱节,心里难免空虚,悲愁,却无人诉说,此时就会觉得知己难求,自然的,敏感而多情的才子理所当然就和青楼的佳人惺惺相惜,除此之外,在文人眼中,只有满腹经书,柔美可人的妓女,才是真正的女人,才具有真正的女人味。曾听一朋友说过:女人的价值就在颜如玉,妓女首先从自身条件来说都是不错的,然后又有诗书与音乐的培养,那不是更有韵味?!怎么能不让男人动心呢?!更别说是心理空虚却得不到安慰的失落文化人了。
古代科举考试期间,尤其是明清两朝的科举考试,前来赴考的考生大都常去逛青楼,喝花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
这最主要的是和当时的考试制度有关。
但由于考试周期长,有些考生就利用此机会逛青楼、喝花酒,一些著名考场附近一般会妓院包围。如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考场、位于南京夫子庙附近江南贡院,明、清时期四周妓院林立,每到开科取士年份,妓院生意格外兴隆,前来应试的考生成了性文化的主要消费者。明末清初著名文人余怀所著的《板桥杂记》记载了当年的盛景:旧院与贡院遥对,仅隔一河,原为才子佳人而设。逢秋风桂子之年,四方应试者毕集,结驷连骑,选色征歌,转车子之喉,按阳阿之舞。院本之笙歌合奏,回舟之一水皆香,或邀旬日之欢,或订百年之约。蒲桃架下,戏掷金钱;芍药栏边,闲抛玉马,此平康之盛事,乃文战之外篇。像明末清初的著名文人侯朝宗、冒辟疆和秦淮名妓李香君、董小宛相恋的故事,都是在他们在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发生的。清初作家孔尚任经十余年苦心经营,三易其稿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桃花扇》,写的就是河南考生侯朝宗在秦淮河畔邂逅李香君的故事。
明清两朝的考生把逛青楼称作雅游,与妓女上床呼品丽,这与当时社会风气和考生在年龄层次上的宽泛不无关系。古代,考生的年龄也是有相应的规定,但只要你有能力有财力有决心,可以一直考到死。在明清两朝年逾花甲赶考的举子并不少见。清末吴敬梓著撰的《儒林外史》中所记的范进,五十四岁时才考中秀才,后来得中进士,就是这么回事情。那时,参加考试的一般都是已婚男子,不少已经是儿女绕膝,对于男女间的性爱并不陌生,也不会回避。他们饱读诗书,怀揣风流,往往和妓女们在床上谈风月,在床下说风雅,而且认为这是才子佳人的传世佳话,人间美谈。
再者,当时的青楼妓女文化素质较高,引得风流才子无不倾慕,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明清两朝的青楼妓女经过长期的教养培训,歌舞弹唱,无所不精;琴棋书画,了然于胸。她们之中许多都是锦心绣口的才女,如历史上著名的秦淮八艳个个就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才女。这些考生们与她们以酒会友,诗文唱和,不仅能放松精神,增添乐趣,而且还会开拓思路,增长学识。因此,在考试的空闲时间,考生们逛青楼,喝花酒,便成了他们考试生活上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