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现在已经不是谈性色变的年代,但性文化在中国文化里是禁区,但实际上,中国文化并不是从一开始就对性采取禁锢。
中国古代房中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体生命科学的珍品,它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高人体生命质量为宗旨,是中国古代道家、黄老、道教思想家几千年来代不乏人、相沿不绝地研究出的人类性科学的重要成果。今天我们应当揭去封建礼教虚伪的面纱,摘除封建礼教给戴的有色眼镜,不再被诲淫、污秽的诟毁所蒙蔽,来认真研究、发掘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服务。
所谓房中术,是指男女房中交合的方法与技巧。在这一方面,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的房中家们留下了丰厚的文存。初民从愚昧走来,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认识自身到认识万物,渐渐地点亮了智慧人生,经过了数以千年、万年的探究、创造、发展,终于进入了今天科技文化高度辉煌灿烂的大时代。人类在认识自身方面,经历了生殖器崇拜、生殖崇拜、性交崇拜的漫长的历史时期,由此产生了人类的性文化。而中国古代的贤哲们则由此产生了房中术,即由此产生了房事养生文化,逐步丰富完善了人体生命科学。精、气、神是构成人体生命的三大元素,而精是构成人体生命的基本物质。《易》曰:天地氤氲,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在房事养生的人体生命学中,养精宝精是至关重要的。而首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老子。
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老聃。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他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中国养生学的祖师。战国至秦汉时期的黄老学派、东汉以后产生的道教,都是尊老子为教祖,奉《老子》为 教经,遂形成了源远流长的道流学派。道流学派是以修炼内丹、外丹、房中术等为基本任务的思想学术流派,中国古代的房中术主要就是他们代代相继研究出的成果。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形成的医学理论著作《黄帝内经》其思想理论基础亦是源于《老子》。中国古代医学、养生学、房中学的专业队伍应该都是从这一流派中产生出来的。
《老子》书中有不少房事养生的论述,其基本观点可见于《老子·六章》中的论述:谷伸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依据三国·魏·王弼注:谷,喻人体内之深处,此用作动词,谓深藏之义。神,指元神,即构成人体生命之基础物质元精。玄牝:男女生殖器。天地根:男女交合时阴阳之精气会合之处。译成今语:人能够深藏元精,那就不会死亡。这个深藏元精的地方是男女的生殖器。生殖器的道口这就是男女阴阳之精气的交合之处。男女交合时,生殖器道口的精气往来不绝,绵绵若存,但使用它不能把它耗尽。老子这里强调的是就是要深藏元精,要爱精惜气。《老子》书中这样的论述尚有好多处,兹不赘引了。老子的这一观点是指导后世房事养生学研究的纲领,后世房中家虽有千门百派,千方万术,但都没有违背这个总纲。
下面概述一下中国历代房中术研究的情况。
1 春秋战国时期
跟老子同时的有关尹喜,著有《文始真经》九卷,刘向《别录》称之为《关令子》,《汉书·艺文志》称之为《关尹子》。关尹喜曾为关令,老子西行过函谷关,关尹喜请他作《道德经》五千言而去。随后作《文始真经》阐扬老子之道,并倡阴阳栽接论和龙虎金丹论,为后世房中养生家阴阳双修之理论根源,故道教文始派尊之为始祖,奉《文始真经》为教经。刘向、葛洪对《文始真经》皆有高度评价。
战国中期,有人在手杖的把头上套了一个玉制的装饰品,玉为青色,有灰黑色晕斑,为十二面棱柱体,高5.2厘米,长3.4厘米,未穿顶,顶部为圆形平面,棱之一面下部有一孔与内腹相通,棱面刨光,每面自上而下阴刻篆文三字,有重文符号九,合计四十五字,首二字为行气,故今定名为《玉饰杖把行气铭》:行气:吞则搐,搐则伸。伸则下,下则定。定则固,固则明。明则长,长则复。复则天。天其本在上,地其本在下。逆则死。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论房中术的历史遗物,是一篇极有价值的房事交合术的韵文。玉石是远古男根的崇拜物,玉器柱状,是男根的象征。文中讲了房事动作、交合快感、男女的体位及弱入强出、固精不泄的方法。是一篇极有价值的房事气功的手头铭。
把它译成今语:男女交合之时,男子先深吸一口气,随即将玉茎抽出,抽出以后就又立即伸进,如此一抽一送,反反复复。玉茎伸进,就将所吞之气下沉,用意念送至伸进之玉茎上;所吞之气下送至玉茎就默念不移,意守丹田;意守丹田之后就固守精关,抱持不泄;男子固守精关之后,就会神光出眦,眼中出现一种奇异的光明。男子眼中出现奇异的光明之后,就行胎息功,气息微微悠悠,绵长不绝。男子行胎息功后就将绵长不绝的胎息之气反复运至全身,周而复始。男子行胎息功后就能炼精化气,遂将此真气运至头脑泥丸宫而还精补脑了。
以上这种房事交合过程中方法和规律如同天总是在上,地总是在下一样,是不可更易的。
2 秦汉之际
秦汉之际是指战国末期至西汉立国之前这段时期。此时期道家学派发展成为黄老学派,即道学家们假托黄帝立言,对老子学说加以改造和发展,并综合先秦各家学说的重要内容而形成的一种新道学的理论体系。这一学派颇重医药、养生和人体生命学的研究,于房中学的研究尤有建树,其主要著作有《马王堆房中医书》、《黄帝内经》、《黄帝外经》等。这一时期中国房中学的研究有以下特点:(1)房中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中国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黄老学派的不断努力,中国医药学已有高度发展,《黄帝内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理论的基本形成,对于房事中的七损八益问题已有专门论述,1973年出土的15种医书中有五种房中医书,即《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养生方》、《杂疗方》,其中涉及到药补、食补、治疗阳痿、女阴冷等症。(2)房中术的内容更加丰富,有性前戏、性交中有十动、十修、十势、八动,且有仿生学的运用。(3)麦齿、琴弦等名词的出现,说明已有解剖学知识;四至、无征、五欲等问题的提出已涉及性生理、性心理等方面的知识。
3 两汉时期
西汉刘向《列女传》中提及《素女经》五卷,但《汉志》不载,至六朝时复见于葛洪《抱朴子·遐览》,不过已非西汉刘向所撰原书,因其中杂出了《玄女经》、《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显然原书已经失传,后人将这几本书的残卷汇合在一起,冠以《素女经》之名。
《素女经》是房中术专著,可看做中国古代房中术发展到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故对后世影响甚大。从性前戏到四至、五征、五欲、九气、九法、十动,以至七损八益、房中节度、养生除疾等一系列问题,此书对后世影响极大,中外学子无有不知《素女经》者。
东汉时房中学著作甚多,《汉书·艺文志》录有房中著作八家,只是都荡然无存了,唯从《马王堆房中医书》中可约略知其内容。东汉末年张道陵创天师道,行男女双修之功,虽为房中术增加了新的内容,但有人斥之为秽污不堪。
4 魏晋六朝时期
东汉以后佛教传入中国,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国策下而转入地下的黄老学派,此时祭起老子的旗号,以《老子》为教经,成立了中国自己的宗教道教。
道教的兴起,使中国房中学的研究走向了全面发展的辉煌时期,《素女经》(并《玄女经》)、《玉房秘诀》附《玉房指要》这些房中着作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著名道教医学家葛洪、陶弘景等都有专门的论述,葛洪《抱朴子》有《至理》、《微旨》、《极言》、《释滞》等篇是专论房中的,他还撰有《玉房秘术》一卷。陶弘景有《养性延命录》、《御女损益篇》等房中学专著。这些著作的中心任务是研究爱精惜液,以求延年益寿。而《黄庭经》的问世,又为后世丹经学派企求长生久视之道开启了先河。
5 隋唐五代时期
隋唐时期房中学著作广为开放和流传,《隋志》、新旧《唐志》都载有不少房中学著作,但新作不多,孙思邈《千金方》卷二十七有《房中补益篇》,另外还有《洞玄子》一书,也都是先前这类著作的总结。
洞玄子,姓名里贯不详,其自言曰:至于玄女之法,传之万古,都具陈其梗概,仍未尽其机微。余每览其条,思补其阙,综习旧仪,纂此新经。故可知此书是综合古代房中着作,补阙阐微的,其内容出入于《隋志》、《唐志》所载《素女经》、《玉房秘诀》之间,语言多似六朝人绮语,则可知为唐人之作。书中运用阴阳五行之理,论述房中养生之道,详拟仿生动作,曲尽房中气功导引之事,旨在保寿康宁,养性延龄,这方面的内容胜过了古代其他房中书。
五代末,著名道士、哲学家陈抟老祖(?-989年)在华山山洞里留下一部《陈希夷房术玄机中萃》,直到明代才被坎宫道人任东明从守洞道士手中抄得,更名为《房术奇书》。这是一部专供贵族士大夫淫乐女色并企求延年益寿的房中术专著。全书共分八节:(1)筑基:指修炼闭精不泄的功夫,能与女子长久性交。(2)铸剑:指修炼使玉茎坚挺的功夫。(3)调神:指选用十六七岁之美貌健康之少女,取以人补人、以气补气之法,以调神接命。(4)聚财:指购买五金八石之药、家具摆设、购买年轻貌美之女子、柴米美食、建造修练丹室及香帛等物所需的资财。(5)结女:指结识的女子要志同道合,情意相投。(6)择地:指选择有甘泉美陵的环境建造双修的丹室。(7)择鼎:指选择眉目清秀、唇红齿白、身全体健情投意合之处女。(8)其他:收录了五十五首采战春方。
此书堪为贵族上流社会的荒淫腐败提供了妙方。
6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的房中学以丹道学派为主流,修炼闭精不泄,还精补脑,采阴补阳,阴阳互补的长生久视之道。其主要著作有李简易的《玉溪子丹房语录》、张伯端的《悟真篇》,元代陈子虚、薛道光、陆也子所作《紫阳真人悟真篇三注》,以及宋代紫团道人编撰的《紫团丹经》等。
7 明清时期
道教丹鼎学派到明代有张三丰的《无根树词》、《三丰丹诀》、孙汝忠的《金丹真传》等,提倡阴阳双修,闭精不泄,返精还脑。流传在民间的房中术著作有朱全的《房中炼己捷要》、洪基《摄生总要·房术奇书》、邓希贤《既济真经》、《修真演义》、浣香主人的《紫闺秘书》及集辑前人著作而成的《素女妙论》等。
总之,中国古代房中著作内容丰富,博大精深,其所创房中术是人类文化的瑰宝,是人类生命科学的珍品,它以养生保健、延年益寿、提高人体生命质量为宗旨,是中国古代道家、黄老、道教思想家几千年来代不乏人、相沿不断地研究出来的人类性科学的重要成果。它非常专业,为古代医家和儒家等所不及,但其历来在长期的中国社会中蒙伪讳、遭禁锢。今天,我们应当揭去封建礼教所施加的虚伪的面纱,摘除封建礼教给戴的有色眼镜,不再被其强加的诲淫、污秽的诟毁所蒙蔽,认真研究、发掘这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为人类的生命健康事业服务。
因此,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中国人还没摆脱对谈性色变的恐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