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异性效应是少年们进入青春期会出现的一种情况,如果合理控制情绪的话对生活是有着不错的调节作用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下青春期异性效应。
青少年怎样更好地利用异性效应呢?
1.利用异性效应取长补短、丰富完善个性。
进入青春期以后,少男少女由于性激素的分泌,第二性征的出现,使身体外形及体内功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一变化既影响周围的人们的评价,又促使自己性别角色认知的发展,因此少男少女心理上的差异越来越明显。男孩子往往性格开朗、勇敢刚强、果断机智,不拘泥于细微末节,不计较点滴得失,好问好动、好想。当然也有的男孩粗暴骄横,逞强好胜。女孩往往文静怯懦、优柔寡断、感情细腻丰富、举止文雅、灵活、委婉,有较多的被动意识。男女同学相互交往,相互吸引,往往易于发现对方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以利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丰富完善自己的个性。
2.利用异性效应提高学习与活动效率。
男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偏重于抽象化,概括能力较强。女孩子在思维方法上多倾向于形象化,观察细致,富有想象力。男女同学在一起学习就可能相互启发,使思路更加宽阔,思维更加活跃,思想观点相互启迪,往往能触发智慧的火花。在活动中男女同学相互交往,心理交融,也易取得明显效果。如一位班主任发现班级集体唱歌时,精神不振作,有的女生不唱,有的男生油腔滑调,总是唱不好。于是就组织了一次革命歌曲演唱主题班会,由男女生干部共同主持,男女生分坐教室两边,一个一个分别来唱,加上掌声赞许声,群情激昂,最后又来了一个男女生二部合唱,非常成功,收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效果。
3.利用异性效应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
青春期的男女学生由于性意识的发展,往往非常留心异性同学(特别是自己喜欢的异性学生)的一笑一颦、一举一动,喜欢对异性同学评头论足,同时男女同学又都很重视异性对自己的评价。如某班的宿舍卫生总是搞不好,不少学生不叠被子、床铺乱七八糟,老师想了个办法,每个学生都在自己的床上贴上名字,检查卫生时,男学生检查女宿舍,女学生检查男宿舍。由于谁也不想在异性同学面前丢丑,因此宿舍卫生大为改观。男女同学在评价对方的同时,当然也一定会注意规范自己,塑造自己,完善自己,从而在评价别人中学会评价自己,使自己自我评价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4.利用异性效应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由于异性效应,青春期的男女学生都希望引起异性的关注,都希望能以自己某些特点或特长受到异性的青睐。如某班外出野餐;第一次男女分席,男孩子你争我抢,狼吞虎咽,一桌菜吃个精光。女孩子在嘻笑打闹中,把一桌菜也很快地报销了,杯盘狼藉。第二次男女合席,情景大为改观,男孩子你谦我让,大有君子之风度,女孩子温文尔雅,大有淑女之风范。由于异性效应,男孩往往为此激励自己,成绩优异,谈吐文明礼貌,举止潇洒自如,服饰整洁大方,富于勇敢探索精神,具有豁达的胸怀和男子汉的气质。女孩子也不知不觉地对自己提出了要求,学习刻苦努力,举止优美大方,待人温文尔雅,言谈风趣,富有修养。这种相互激励就成为男女同学发展的动力和促进剂。
如何保护青少年心理健康
(一)完善法制,强化保护。 良法是善治的前提,虽然国家已经建立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一批旨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法律法规,但因为规定过于原则或者没有明确监护主体和监督标准等,导致未成年人社会救助体系不健全这是导致当今未成年人保护乏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建立和完善一批以儿童最佳利益原则和国家亲权理念为指导,以监护人权利与义务为核心价值的法律制度成为当务之急。
(二)完善机制,及早发现。 对未成年人的保护需要通过发现机制、报告机制、干预机制、救助机制和惩戒机制等完整的机制链条来保证实施,而其中又以发现机制为前提和基础。但现实中,因为家庭生活习惯和隐私权益保护等限制,导致父母对孩子的侵害不易被察觉。因此,建立健全以强制报告为基础的未成年人受到侵害及时发现机制成为急中之急。只有早发现,才能早遏制,才能使孩子免受侵害。
(三)强化宣传,扭转理念。 理念落后,也是当前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滞后的一个重要原因。传统观念中,家庭内部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拥有绝对的支配权,并以此排斥公权力的干预。教育孩子固然不错,也有千差万别的方法,但是得守一个度,过度就可能犯法,犯法就应受到惩罚。对于父母一些错误理念的勘正,需要宣传部门以及基层组织持续地做工作。让父母认识到孩子不是他们个人的附庸,而是一个家庭、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未来的希望。
(四)细化工作,主动服务。 其实深入每一个个案,总会发现一些社会问题,比如工作的压力导致父母情绪波动,较低的社会保障导致家庭的生活问题,长期的压力导致家长精神问题等。因此,还需要政府各条线各部门共同发力,让社会发展更趋和谐、更加健康、更有未来。相关的妇女组织和青少年组织要更加主动服务,更加关注家庭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提供身体检查的同时增加心理检测,在发现问题后能够及时上门服务,加强引导、钝化矛盾。
大家现在是否对青春期的异性效应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呢?不仅青少年自身要做心态的调节,家长老师们也要时刻注意,当然还有社会的保护,也希望青少年都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