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一生当中月经会损失多少血
从女性发育进入青春期起,每月出现一次子宫内膜脱落出血,这就称为月经。正常情况下,女性12-14岁开始的月经周期并不规则,1-2年后便逐步规则。45岁左右月经逐步停止,停经后的时间称为绝经期。据调查统计,女性每次月经的流血量约75毫升左右,一名女性的月经期按30年计算,总出血量约为27000毫升(不包括分娩出血),这相当于5.5个体重60公斤人体内的全部血液量。
但并不影响她们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有大量资料说明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高。
这里的原因虽然很复杂,但我们从血液生理学的角度看,与女性这一特有的生理特征有关。因为女性这种长期少量的出血,刺激体内造血器官的功能更加旺盛,不仅有利于改善体内的血液循环,同时也全方位地提高了机体内部各个脏器组织细胞的活动功能。
女性月经流血是怎么形成的
青春期的女子由于卵巢分泌的性激素作用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每月脱落一次,脱落的粘膜和血液经阴道排出体外,这种流血现象,就是月经。因多数人是每月出现1次而称为月经。少女第一次来月经称为月经初潮,它是青春期到来的重要标志之一。初潮年龄约在10~16岁。
女性的内生殖器官由卵巢、子宫、输卵管构成。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和合成卵巢激素,子宫和输卵管则是生育器官,卵巢中含有几十万个卵泡,每个卵泡中含有1个卵子。青春期之前卵泡基本上没有功能。到了青春期,在脑垂体前叶促性腺激素的作用下,不成熟的卵泡逐渐发育,同时合成雌激素。
当卵泡发育成熟并排卵之后,卵铴壁塌陷,细胞变大、变黄,称为黄体,它不仅合成雌激素同时还产生孕激素。随着卵巢的变化,子宫内膜受其影响也发生相应的周期性变化。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内膜细胞增多、增大,知管变得愈加迂曲,呈螺旋状,称为增殖期子宫内膜。
排卵后,由于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子宫内膜发生水肿,腺体产生大量粘液及糖原,内膜厚度由1毫米增到6毫米,称为分泌期子宫内膜。如果此时排出的卵子受精了,则受精卵经输卵管运送到子宫内发育,称为妊娠,妊娠组织合成一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它支持卵巢黄体继续发育;如果卵子没有受精,在排卵后14天左右,黄体萎缩,停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此时子宫内膜中的血管收缩,内膜坏死而脱落,引起出血,形成月经。